欢迎大家来到搜狐智能汽车评测·第四季,我是主持人大卞。对于智能车来说,2024年是希望的一年,是充满朝气的一年,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一年。城区辅驾全面铺开,代客泊车雨后春笋,车位到车位成了下一个战场,那是红旗招展,人山人海,锣鼓喧天,鞭炮齐鸣!
不过这画的大饼谁都有,别把一刻当永久!所以今天我们带来了当今市面上吹牛最火热的十款车型,从城区辅助驾驶,智能泊车,智能座舱,音响系统依次来看看,谁才是今年的智能车之王!

x
作为这一季评测的开场,我卞某人先给大家整点实际的,相信在座的一定有和我一样住在老破小里的观众朋友们,每晚到家看见这些狭窄路边的狭窄车位,就俩字,头疼!所以第一趴智能泊车,咱们直接走起!
测试的十台车,车型尺寸和系统版本先给大家打在公屏上。华为三雄能否捍卫ADS 3.0不败荣光?年度最火新车小米SU7现在是个什么水平?蔚小理这仨新势力 “前辈” 会不会被 “后浪” 拍死在沙滩上? 智己、腾势、魏牌能拿出让人刮目相看的表现么?摸着良心说,E电园为了凑齐这些最强的选手们,那也是耗了不少气力,大卞我在这向各位讨个赞,再来俩币不过分吧。

当然,车辆能力这么强,只靠最简单的倒库侧方肯定没办法难到他们,所以此次测试我们给各位加了一点小难度。断头路车位、窄路有行人穿行的侧方车位,窄路窄位的倒库,再加上记忆泊车,从易到难让我们看看这些人停都得挠头的场景,智能车们又该如何应对。
[ ·1· 断头路车位 ]
第一项我们先来断头路场景热热身,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错综复杂,好不容易找到电梯厅边上的车位,下一秒才发现自己拐进了死路,想不明白怎么进,又不舍得退出来,这时候智能泊车用处一下就显现出来。
先说个好消息,面对断头路这一场景,厂商们逐年累月的努力是有效果的,所有车都是第一次便成功泊入目标车位,这点上还是要表扬一下各位的。但从车内的体验来说,各家选手还是有着表现上的差别。我来分组给大家进行详解。

能在1分10秒内泊入的是小米SU7(1分02秒)、享界S9(1分06秒)和智己LS6(1分10秒)。即使是人工手停,估计也不会比他们的速度快多少,三位在这个车位上,效率已经做到了极致。但是相比小米和享界的游刃有余,智己给人一种比较着急的感觉,再配合半幅方向盘,驾驶员总有一把把不住把的感觉。智己的准车主朋友们,真的选全盘。
速度第二梯队的是蔚来ES8(1分29秒)、阿维塔12(1分32秒)、小鹏P7+(1分35秒)、问界M9(1分39秒)和理想L9(1分40秒)。相比第一梯队,这四台车的通病就是路线规划不够极致,没有完全利用好周围的空间,或多或少出现了不必要的前后挪动,损失了时间。此外,蔚来ES8在转向时方向盘会一直抖动,并且还将我们摆放的桩桶错误识别成了泊入的车辆。虽然这种现象并不影响乘坐体验,但会让驾驶员觉得车辆不够自信,总得多加留意,徒增了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压力。

第三梯队则是魏牌蓝山(1分55秒)和腾势Z9 GT(2分06秒),相比之下,两台车泊入的时间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详细来看,蓝山SR界面桩桶的显示经常出现丢失现象,这可能是由于对环境扫描识别能力相较其他选手更弱,导致了其对路线选择过分谨慎,不必要的前后挪动更多。同时蓝山整体车速偏低,也拖慢了整体的泊入进程。

对于腾势Z9 GT,对于周边环境识别与显示不准确的问题则是更加明显。泊车开始前,SR界面显示道具车辆侵占了一半目标车位,但同时腾势又能选择自动泊入,给人一种很困惑的感觉。如果是现实生活中遇见这种情况,我应该会下车再次确认,而这也会耽误整体的泊车时间。除此之外,在入位过程中,腾势出现了一次幽灵车辆识别和两次急刹的情况,给车内乘员不论是乘坐体验还是心理压力上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。腾势工程师们下一阶段的努力目标这不就定下来了?
[ ·2· 窄路侧方车位 ]
第二项挑战窄路侧方灵感源于老破小日常停车苦恼,道路宽度3m,只比在场各位选手宽点有限;车位规格5.2*2.4m,虽然尺寸标准,但架不住地上还有限位杆需要躲避;同时为了更加模拟现实情况,我们还特意安排了一位玩手机的行人“实验品”从车尾穿行。别说新手司机,面对这种情况,老手司机都得小心翼翼别蹭到轮圈,同时还要提防随时窜出的行人,心里压力真的拉满。面对这样复杂的场景,每台车一共有三次机会展示自己的机会,让我们看看谁能泊入成功。
刚才在断头路车位表现最好的小米SU7在侧方位是否延续了其优秀的表现?答案是否定的,三次机会中只有在最后一次显示可以停进,但测试员的手还没来得及点选,目标车位就直接从蓝色可选变成了灰色不可选,并且还不能自定义选择车位进行尝试。停都停不进去,更不用说考察SU7躲避行人的能力,这科直接挂!同样尴尬的还有问界M9,三次都能识别,但三次都未能规划路线,即使用上了自定义也一样不能成功,遗憾告负。当然为了展示这个车位泊入的可行性,测试员把两台车都手停了一把,什么实力,不用多说!

倒数第二梯队则是腾势与小鹏,这两者挂科的原因很简单,都是因为行人的突然出现导致泊车失败,但具体情况又有点区别。腾势自己前三次自行识别车位均告失败,最后人为开启自定义车位便才可以泊入。泊入过程中遇见行人穿行时,腾势制动力度比较大,刹车较为急促,并且刹停后便退出了智能泊车程序,无法继续泊入车位,遂判定挑战失败。
虽然判定为失败,但腾势再怎么说也是躲开行人了,小鹏的表现则就有点危险要素了。在第二次尝试中小鹏便自主识别出目标车位并且开始泊入动作,就在我们认为小鹏这个项目稳了的时候,P7+面对我们的穿行人员,毫无刹车动作,测试员紧急介入,才避免了工伤的发生。回看素材时,我们发现P7+并没有准确识别出行人,而是将其标记成了一台突然出现的车辆,同时虽在SR与全景影像中标注出距离障碍物过近,但依旧没有刹车的动作。出现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们不由得怀疑,小鹏当前智驾方案的识别与决策系统并没有完全打通,才会导致眼睛看见了,但大脑没反应的情况。

正数第二梯队则是魏牌蓝山和阿维塔12。蓝山前两次均不能识别出目标车位,第三次则是前后挪动了一把才成功识别。面对行人蓝山可以做到刹停,但相对动作比较使劲,会有明显的顿挫感。刹停躲避后若想继续泊车需要手动确认,否则会在30s后自动退出程序。泊入后,车辆明显偏右贴住右侧车位线,在窄路旁这么停会很大增加被剐蹭的风险,还是需要人工调整一下位置。
阿维塔12自行识别车位则是与问界M9相同无法计算路线,但在第三次采用自定义车位泊入后,经过几次微调,最终计算出路径。面对行人时,阿维塔能准确识别、刹停,并语音提示车内乘员注意剐蹭风险。只不过在泊入过程中,阿维塔一度卡停在路中间,仿佛这个车位真的很有难度,思考良久后才最终泊入车位。

第一梯队则是剩下的四台选手,智己LS6、享界S9、蔚来ES8和理想L9,大家都是一次进,绝对是我们这种老小区住户的福音。而且面对行人,四台车无一例外均非常成熟,早发现行人,早柔和刹车的逻辑既保障了车内乘员的舒适,又确保了车外行人的安全。只不过理想L9泊车时数次前后挪动,是因为对这片场地充满眷恋不想快速结束战斗么?